在當前全球經濟尚未復蘇的形勢下,外資白電企業的處境似乎不太平靜:一方面他們不斷加大在智能產品領域的布局,另一方面則謀求通過并購等方式擺脫當前的困境。外資白電企業到底遭遇了怎樣的困境,并購能否解決他們的戰略問題?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家電產業問題專家羅清啟先生。
經營模式不顛覆并購難起作用
記者:當前外資白電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衰退跡象非常明顯,這些企業正以各種方式尋求脫困路徑,而部分企業將擺脫困境的希望寄托在資產并購上,先后在國內外發起多次并購,這一現象意味著什么?
羅清啟:我認為這種資產并購是對傳統產業發展理論的一種嘗試性印證,或者是在謀求提升全球競爭力道路上的一個嘗試。
一直以來,整個產業界都將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視作產業發展的驅動性理論,企業只要在規模和范圍兩個維度上實現戰略突破,就會獲得良好的發展動力。但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卻是,這種發展理論以及發展環境是對傳統時代整個制造業運行情況的真實反饋,因為在傳統發展理念下,企業要做的就是持續擴大產能與產業范圍,實現這種顛覆后自然會帶來以此綜合運營成本的持續降低。
目前全球白電市場形成的產業格局是中國企業掌握了全球產業發展的規模優勢,以海爾、華意壓縮為代表的領先企業擁有全球最為龐大的制造體系,這種產業鏈垂直整合帶來的優勢就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產業鏈成本。
從這個意義上看,外資白電企業的產業并購或許正是謀求沖破這種戰略架構的一種嘗試,通過收編零散的全球制造體系企圖放大總體規模,并進一步整合其在產業鏈上游資源上的優勢,這或許是外資企業想要達到的目標。但從目前實施效果看,如果不能實現發展模式的顛覆,外資企業想要顛覆當前中國企業構建起來的優勢體系非常苦難。
外資白電不缺產能缺用戶交互
記者:從以往產業發展的趨勢上看,施行并購策略后企業如果能夠實現產業資源的優化重組將對其能力提升帶來巨大變化,就像當年聯想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一樣。如何看待外資白電企業在實施并購策略后的市場前景?
羅清啟:從某種意義上講,外資白電企業的資產并購可以看做是其謀求沖擊當前中國白電戰略優勢的一種嘗試性舉動。然而,這種產業實踐卻是踏錯了時代節拍的。實現資產并購固然可以在短期內放大外資白電企業的規模,看似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產業實踐,但本質上卻是一個踏錯時代節拍的滯后行為。
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到來已經徹底顛覆了傳統的產業發展邏輯,如今整個產業比拼的已經不僅僅是成本的高低,而是對用戶需求的滿足程度。換句話講,以前的產業競爭拼的是企業的規模有多大,因為這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成本結構,是一種單純的產能競爭,而現在競爭的則是對用戶需求的滿足程度,或者說是企業整合用戶需求的機制與平臺,轉變成一種交互平臺爭奪戰。從這一點上看,在外資企業謀求快速放大產能之時,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已經在轉型平臺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嘗試,這是一種更為領先的產業實踐。
外資白電已經全面衰退
記者:一直以來,外資企業都被看做是全球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而當前的市場現實卻無可爭議地反映了外資企業的衰退,未來整個市場將形成怎樣的格局?
羅清啟:如果從當前產業現實去判斷,未來整個市場形成的格局將是這樣的:從產業角色上看,未來整個產業將分化為創造需求的企業與滿足需求的企業,單從這兩點上看,外資企業很難成為其中的任何一個角色,這似乎就意味著其未來可能會遭遇全面退出的尷尬。
從產業鏈分工的角度看,外資企業蛻變為部件供應商或者是生態圈資源供應方的可能性更大。在未來的產業發展形態中,能夠整合用戶需求的平臺將成為驅動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而外資企業顯然很難在這方面實現突破,因此其很可能蛻變成整個生態圈體系上的一個被整合者,成為平臺上的一個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