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上海跨國采購中心近日發布今年第二季度跨國采購(上海)信心指數,僅為50.40,比上季度下降3.4,成為該指數自2010年第三季度首次發布以來的最低點,已接近榮枯線50。
上海跨國采購中心近日發布今年第二季度跨國采購(上海)信心指數,僅為50.40,比上季度下降3.4,成為該指數自2010年第三季度首次發布以來的最低點,已接近榮枯線50。其中工業品跨國采購指數為49.17,消費品跨國采購指數為53.25,均低于上季度。本次指數總共選取了200家跨國公司在華采購機構為樣本。
專家分析認為,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我國上半年的外貿出現回落。同時,低采購成本是跨國采購商的主要考慮因素,由于人民幣匯率走高與工資大幅增長,直接迫使在華采購訂單轉移到其他新興市場。但調查同時顯示,我國制造業得益于包括冶金、石油、煤炭、電力、化學與機械等基礎工業的強力支撐,工業品出口種類齊全,中國制造在全球采購體系中的優勢依然存在。
“中國零部件供貨商的比例在我們產品中越來越高。”在滬舉辦的第14屆亞洲企業采購見面會上,一家來自意大利的液壓管路加工設備公司負責人表示,如今大部分跨國企業拓展了中國供應商資源,青睞與產品質量優異、科技含量高、生產成本相對低的中國中小制造企業供應商結盟。
世界頂級閥門制造商威蘭閥門公司供應鏈經理李紀宏說,今年企業在全球有10多個在建核電站項目,每月需采購閥門鑄件600噸,比以往增加30%。他表示,很多國內中小企業產品的質量不亞于國外供應商,但價格要低20%左右,今后公司將加大在中國的零部件采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