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中文網7月25日報道,全球工程機械2強正圍繞“無人工程機械”展開激烈交鋒。美國卡特彼勒7月5日公開了無人駕駛型液壓挖掘機。日本小松也將在2019年內啟動以人工智能(AI)實現自主運行的工程機械的驗證試驗。和汽車一樣,工程機械也將迎來技術創新的浪潮。在中國企業不斷崛起的背景下,無人工程機械的開發競爭或將影響未來的市場競爭力。
7月5日,在日本三重縣東員町發布無人工程機械的卡特彼勒日本法人的代表執行董事哈里(Harry Kobrak)強調稱,“工程機械的數字化是不可逆轉的。將加速這一領域的創新”。該公司的新型工程機械與大成建設聯合開發,通過傳感器掌握與翻斗車的距離,同時裝載土方。經過在建筑現場的驗證等,力爭2021年以后實現實用化。
在那之前,卡特彼勒2020年將推出屬于該公司首款無人工程機械的“壓路機”。今后,還將推進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和AI,擴大無人工程機械的產品線。卡特彼勒的產品經理弗雷德 里奧(音譯)認為,“建筑現場95%的作業能實現自動化”。希望在率先推出無人工程機械,在編程方法和通信標準等方面打造世界標準。
各廠商競相研發無人工程機械的背景是全球范圍內建筑現場的勞動力短缺。與工廠相比,建筑現場的自動化進展遲緩。在少子老齡化加劇的日本,勞動力短缺日趨嚴重,對機械的更新換代需求將提高。而美國由于移民流入受到限制,勞動力不足成為課題。在中國,人工費正在上漲,同時工作條件艱苦的崗位難以招到人。
一方面,卡特彼勒的競爭對手小松也不甘人后。該公司采用AI的無人挖掘機能通過圖像來識別周圍的狀況,對裝載沙土、行駛和停止自主作出思考與判斷,力爭2021年實現商用化。小松的智能化建設推進本部長四家千佳史表示,除了工程機械的技術進步之外,“與無人機航拍測量等結合,建筑現場的智能化也將加速”。
小松在利用數字技術方面一直領跑。1999年在自身工程機械上配備了“康查士(KOMTRAX)”系統,使用全球定位系統(GPS)等遠程監控工程機械的運行狀況 。通過把這一系統用于零部件的故障監測,實現了高效維護。
小松的“永不停止的工程機械”可將故障導致的運行損耗降至最小,在全球建筑現場得到積極利用。如今小松營業收入的2成以上來自采用“康查士”系統的機械的維護等服務。小松在2019年4月發布的中期經營計劃(截至2021年度)中把利用“物聯網(IoT)”定位為支柱。
近年來,在新興市場國家拉動下,全球工程機械銷售維持高增長,但目前籠罩陰影。英國工程機械咨詢公司Off-Highway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工程機械銷量預計同比減少2%,降至111萬臺。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需求減速,預計到2023年前后持平或小幅減少。
其中,卡特彼勒和小松的交鋒將日益激烈。英國KHL集團的資料顯示,從2018年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的份額(按金額計算)來看,排在首位的卡特彼勒比2017年下降3.8個百分點,降至12.6%。小松則與2017年持平,為11.9%,二者之間的差距縮小。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中國份額較高的卡特彼勒受到了中國經濟減速的影響。
卡特彼勒的營業利潤率為15.2%,小松為14.6%,在制造業內維持了較高的盈利能力。不過,在中國經濟增長減速、當地企業擴大銷售低價格產品的背景下,要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關鍵在于服務,而非單純銷售機械。在把無人工程機械與數字服務結合,推動提升建筑現場效率方面,除了硬件之外,軟件的開發能力或許將成為關鍵。
在日美工程機械2強競相開發數字技術的背后,存在中國企業的崛起。作為世界最大工程機械市場,中國截至2010年代前半期曾是小松的根據地,但抓住旺盛基礎設施投資需求的當地企業快速增長。尤其是擁有“SANY”品牌的三一重工通過低價格攻勢,在中國市場占據2成左右份額,高居首位。
隨著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當地市場上的小型挖掘機需求增長。小型挖掘機無需像大型機械那樣的技術實力,行業準入門檻較低。此外,中小企業也在崛起,競爭激烈。“重視維持品質和價格”的小松2018年在中國的份額僅為6%左右,沒有進入前3位。采用IT監視運行狀況和遠程控制等服務是小松與中國企業形成差異化的主要武器,可以說無人工程機械就是其結晶。
在鋼鐵領域,全球粗鋼產量份額(2018年)前10的企業中,6家來自中國。在造船領域,從2018年全球船舶建造量份額來看,中國占到34%,大幅超過日本(13%)。在工程機械領域,中國企業也在崛起,日美2強的地位并非堅如磐石。
三一重工2019年4月與華為在5G和AI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布局工程機械的數字化。在無人工程機械領域,如果日美企業的技術創新遲緩,也有可能被中國企業奪走優勢。
中美日工程機械廠商的“無人化”競爭由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簡稱機交網)小編整理發布。如需要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關于機電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 機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