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我國手機基帶芯片的研發生產能力相較于3G、4G時代與國際巨頭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特別是以華為海思為代表的企業已進入第一梯隊。但從產業分工情況來看,一些核心專利及芯片的制造、材料等還需要與國外廠商加強合作,協同促進5G產業發展。
高通與蘋果和解帶來的沖擊波還在持續,全球5G手機芯片市場風云變幻。在英特爾黯然退出5G基帶芯片市場的同時,另一家中國新銳企業紫光展銳高調宣布技術取得新突破。由此,中國在5G技術上終于躋身第一梯隊,全球5G基帶芯片領域變成了五巨頭的“游戲”。那么,5G基帶芯片的門檻有多高,市場將會形成什么樣的格局?
門檻有多高
英特爾退出5G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5GModem,又稱5G手機基帶芯片)業務的消息震驚科技界。據了解,英特爾從2011年開始布局移動設備市場,2017年蘋果與高通“翻臉”后,英特爾一躍成為蘋果iPhone基帶芯片的供應商,原計劃在2020年向蘋果提供5G基帶芯片XMM8160。但無奈的是,英特爾的5G基帶芯片研發進展緩慢,或將直接導致蘋果5G手機錯失市場機會,此前已爆出蘋果正在四處尋找供應商的消息。
集邦咨詢(TrendForce)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姚嘉洋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英特爾的離場有幾個原因:一是XMM8160的表現未達到蘋果的預期,二是為了避免英特爾在10納米產能不足的問題再次上演。
那么,5G基帶芯片的門檻有多高?資深半導體行業專家張國斌認為,由于5G與3G、4G標準要求大為不同,5G不僅要追求更高的數據吞吐量,還要具備更大的網絡容量與更好的服務質量,因此5G基帶芯片的研發設計會更為復雜。
集邦咨詢半導體研究院分析師張琛琛也表示,手機基帶芯片是一個高門檻、長周期投入的行業,需要在通信領域有多年的深厚積累,不是單靠資金就能“砸”出來的。
芯謀研究創始人顧文軍認為,手機基帶芯片的競爭不僅僅是芯片的競爭,更是一個軟硬件系統性的綜合競爭。“不僅需要支持全模全制式,還包括其與軟件、操作系統等生態鏈的形成與融合,是一項龐大的系統性工程,需歷經多年的積累沉淀,這并不是輕易就能實現的。”
新格局形成
引人關注的是,在英特爾離場的同時,紫光集團旗下紫光展銳宣布,已基于展銳春藤510完成了符合3GPPRelease15新空口標準的5GNSA(非獨立組網)及SA(獨立組網)通話測試,關鍵技術及規格得到驗證。這標志著春藤510向商用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據悉,紫光展銳于今年2月發布了5G通信技術平臺馬卡魯以及旗下首款5G多模基帶芯片春藤510,正在快速推動5G芯片的商用化,試圖進入5G基帶芯片領域的第一梯隊。據了解,春藤510是紫光展銳首款基于馬卡魯平臺的5G基帶芯片,采用臺積電12nm制程工藝,可實現2G/3G/4G/5G多種通訊模式。紫光展銳通信終端事業部總經理汪波表示,紫光展銳計劃在今年年中與全球運營商開展相應的測試,全力推動第一批5G終端商用上市。由此,全球5G基帶芯片的玩家就剩下了五個:華為海思、紫光展銳、高通、三星和聯發科。
姚嘉洋對中國商報記者分析說,英特爾退出后,高通在這一市場的影響力將有所提升。目前市場上僅剩下三家獨立的5G基帶芯片供應商,短期看高通占有相當大的優勢,諸多一線手機大廠都開始采用高通方案。而紫光展銳與海信正在開發5G手機,也就是說紫光展銳仍具有地利與人和的優勢。反觀聯發科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客戶消息。“在這樣的態勢下,紫光展銳若能持續保持與中國三大運營商以及手機廠商的合作,未來在5G手機基帶芯片的發展上或將有機會反超聯發科。”姚嘉洋說道。
國內5G技術新突破
我國在5G技術上終于躋身第一梯隊。據張國斌介紹,隨著移動通信技術演進到5G,手機基帶芯片的集成度越來越高,市場經過一輪輪洗牌如今只剩下五席。在張琛琛看來,5G時代中國手機基帶的水平相較于3G、4G時代與國際巨頭的差距在逐步縮小,特別是以華為海思為代表的企業已進入第一梯隊。但從產業分工來看,一些核心專利及芯片的制造、材料供應等還需要與國外廠商加強合作,協同促進5G產業的發展。
不過,在政策、資本、技術的助推下,國內芯片產業熱度空前,也涌現出一批造芯新勢力。顧文軍分析,高通與蘋果的和解對全球5G產業有著重大影響,對我國5G產業更有著深遠意義,尤其是在涌現出終端公司做芯片、平臺公司被低估、造芯新勢力風起云涌這三種新潮流的當下。
“對于我國5G相關產業來說,找好自己定位、加強產業合作、尊重產業規律、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確實是最急迫的。”顧文軍說道。
“五強爭霸 全球5G芯片格局生變”由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簡稱機電網)小編整理發布。如需要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關于機電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中國機電產品交易網 機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