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8日公布的《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并提出了“力爭用十年時間,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的第一步目標。
《中國制造2025》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重點,提出了十大重點扶持領域。我們認為,圍繞重點扶持領域,結合A股機械行業公司的構成,未來高端裝備制造業中最為關鍵的將是:工業4.0和機器人、核能核電、高鐵等3大主題。
機器人是工業4.0之根本
工業1.0是蒸汽動力出現導致的生產機械化;工業2.0是電力出現推動的大規模生產;工業3.0是電子信息技術發展而產生的自動化生產方式;工業4.0是基于智能制造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由德國率先提出,旨在通過實體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CPS),即信息通信技術與自動化制造相結合,將制造業進一步智能化。基于相同的理念,美國也提出了工業互聯網的概念。
工業化的進化歷程
工業4.0的實現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智能單機設備的互聯;第二階段是通過傳感和射頻等數據記錄和采集器實現工廠的數字化;第三階段是材料、軟件和硬件的系統集成;最后就是工業4.0的實現,即各個數字化工廠之間的互聯。
現階段歐美國家基本已經實現工業3.0,而如今中國因為各領域、各行業自動化發展的現狀不一樣,正處于由傳統制造業向工業2.0與工業3.0的過渡階段,而這個局面可能會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在傳統制造業、工業2.0、工業3.0共存并行,伴隨著制造業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局面下,未來3-5年將會出現一個大批制造企業進行生產自動化改造的現象。而這個改造浪潮將會刺激機器人需求的爆發,機器人行業將會在未來幾年內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2013年底工信部出臺的《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達到100以上,基本滿足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2015年5月8日公布的《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也將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產業列為十大重點領域之一,路線圖要求,2020年,基本建成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機器人產業體系。即將出臺的《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將和《中國制造2025》共同描繪未來十年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藍圖。
智能裝備與機器人行業相關產業政策
機器人系統集成的壁壘相對較低、與上下游的議價能力較弱、競爭較為激烈,是國內企業大批量進入的領域。目前大部分廠商主要以細分市場為基礎提供機器人設備集成服務。目前,外資集成廠商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國內廠商只占據20%-30%的市場份額,但是有逐漸搶占外資廠商市場份額且向中高端集成業務發展的趨勢。
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達到18.9萬臺,同比增長42.6%。保有量已經超過韓國和德國,但是基于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這個數量還是相對較少。在目前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工業機器人具備巨大的成長潛力。據IFR統計和預測,2015年-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均增長率將達25%,2017年銷量將達10萬臺;到2017年末,中國機器人保有量將超過40萬臺,達到世界第一水平。
據IFR統計,2014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59.7億美元,其中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的市場份額為37%,專業服務機器人為63%。專業服務機器人全球銷售額約為37.7億美元,銷量約為2.42萬臺,銷量比2013年的2.17萬臺增長11.5%。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2014年全球銷售額約為22億美元,銷量約為470萬臺,銷量同比增長17.5%。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這類貼近C端(消費者端)的產品銷量大、單價便宜,而專用機器人的銷售額依舊占據了服務機器人市場份額的63%,銷量小,單價高。
據IFR估計,2014-2017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美元,其中專業服務機器人市場可達189億美元,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市場可達110億美元。銷量方面,2014-2017年全球服務機器人需求總量將達到3160萬臺/套,其中專業服務機器人銷量13.5萬臺/套,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3150萬臺。
“看2017中國制造趨勢 了解工業4.0的根本所在”由機電網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更多行業資訊,請點擊關注:機電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