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全球經濟低迷且分化加劇,技術進步與創新活動放緩導致了全球各國潛在生產率下降,而大宗商品貿易條件的惡化使得大宗商品出口國經濟進一步受到沖擊。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和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聯合公布的數據,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貿易額環比下降1.1%,同比下降幅度達到1.0%。無論是傳統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增長均遇到了較大阻力。全球市場對經濟復蘇的悲觀預期抑制了市場需求,未來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上升。
從全球貿易所面臨的形勢來看,上半年有3方面的主要看點。
首先,進出口貿易呈現下降態勢。出口方面,2016年第一季度北美地區、歐洲以及多數亞洲國家出口均出現下降,而中美洲和南美洲國家出口額增長3.7%,非洲和中東等地區出口額增長4.2%。進口方面,北美地區、亞洲國家以及中美洲和南美洲等國家進口額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而歐洲地區得益于歐元區的消費需求,進口額出現小幅增長,達到0.6%。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貿易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中國上半年貿易狀況雖然也有所下降,但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仍然是表現最好的,為全球貿易的增長提供了堅定支撐。
其次,原油過剩導致價格持續走低。2016年上半年國際油價仍然在低位徘徊。由于外界對俄羅斯、沙特、伊朗等產油國的產量抱有凍結預期,上半年國際油價相比年初出現小幅上升態勢。但隨著伊朗強勢回歸國際原油市場,美國原油出口量創歷史新高,與沙特等其他產油國家形成強烈競爭格局,特別是全球主要產油國家仍未能夠達成限產共識,國際原油供給仍然處于過剩狀態,供應過剩導致2016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低于2015年平均價格。
此外,多重機制助力全球貿易。新世紀以來,多邊貿易體制的發展受阻,多哈回合難以獲得全球范圍內的共識。各國政府試圖通過雙邊或區域等多種形式的經濟合作來改善貿易機制,為本國尋求更多經濟發展機會。不同路徑的貿易自由化最終將充當多邊貿易體制的“墊腳石”,為多邊貿易談判蓄力。此外,為了實現全球經濟增長、穩定與繁榮的共同目標,二十國集團(G20)制定了《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以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并推動全球貿易和可持續發展。另外,二十國集團成員國承諾于2016年底前批準《貿易便利化協定》,并繼續推動多哈回合剩余議題談判,挖掘符合各成員國利益的新議題,多邊貿易體制得到了進一步維護和推進。
下半年的全球貿易發展前景也主要有3方面看點:發達經濟體宏觀政策的變動對出口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英國脫歐的影響持續發酵、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還有可能震蕩下行。
2016年下半年,美聯儲的加息政策以及歐盟和日本央行的寬松貨幣政策將繼續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去年底美聯儲的加息推高美元匯率,對美國的對外出口產生不利影響。歐元區得益于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與低油價等因素,區域內需求正在逐漸恢復,而且加上歐元匯率的影響,對外出口狀況將更加穩定。這些國家的貨幣政策勢必成為擴大全球投資資本流動的重要因素,而且將放大新興經濟體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16年發達經濟體經常賬戶有望實現3051億美元的盈余,而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經常賬戶有可能出現1637億美元的赤字。
英國脫歐對區域一體化帶來變數。英國脫歐預示著區域經濟合作進程中的重大變化,并對TPP和RCEP等區域經濟合作浪潮構成嚴峻挑戰。歐盟的建立與發展曾被全球視為區域經濟合作的典范,英國脫歐則反映了自由貿易中的資源流動不公平與成員國之間的經濟矛盾。英國脫離歐盟與當前全球范圍內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將可能對區域經濟合作進程形成強烈沖擊,甚至將對當前巨型自由貿易協定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此外,原油正趨向供需平衡,大宗商品價格出現震蕩下行。目前,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原油產量并無下降趨勢,全球原油市場上的過剩局面仍將持續,但供需差距將有望縮小。根據國際能源署公布數據,2016年上半年的全球供需過剩幅度約為130萬桶/日,下半年將有望縮減至20萬桶/日。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估上調2萬桶/日,預計同比增長145萬桶/日。下半年,國際油價將大致保持上半年水平。其他的商品,如鐵礦石、有色金屬等也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市場價格得不到有力支撐,并隨著國際市場局勢敏感地反復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