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在外國直接投資方面,歐洲已經成為中國首選的西方地區。近幾年,盡管投資歐盟存在歷史、地理、法律、語言、社會和文化復雜性,歐洲還是吸引了中國尋求投資機會的國有和私營企業。
與貿易和旅游不同,投資是長期的承諾,中國企業正在尋求穩定可靠的環境。在21世紀前十年,中國在歐洲鮮有重大投資,而2010年以來的數字表明了真切的投資浪潮。根據貝克和麥肯齊律師事務所以及紐約榮鼎咨詢公司聯合公布的報告,中國對歐洲的投資總量從2010年的60億美元增至2014年的550億美元。2014年至2015年,年投資額從180億美元增至230億美元。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經濟智庫布呂格爾經濟研究所估算,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分布如下:19%投向歐洲(139億美元),13%投向北美(114億美元),后者也是一個重要的投資接收國。文章稱,中國在歐洲的對外直接投資去年增長了44%,今年可能大幅飆升,尤其是頭號投資方中國化工集團公司預計會收購瑞士農化集團先正達公司(交易價值430億美元)。去年,中化集團77億美元收購了世界最知名輪胎制造商、意大利倍耐力集團。另一個投資歐洲的中國大企業是大連萬達集團,它以3.2億英鎊并購了英國圣汐游艇公司,并參與英國和法國的大規模房地產開發。
歐洲對中國投資者吸引力越來越大有眾多原因。首先,2008年債務危機是個關鍵時刻,當時中國政府開始購買歐洲債券并投資基礎設施企業,一個例子就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口。現在,這個港口幾乎全部由中國運營,因為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4月份從希臘港務局收購了一號碼頭67%的股份。第二,在歐元貶值的推動下,歐洲正在去工業化。像意大利、葡萄牙乃至法國和英國這些國家為中國企業在汽車、食品、能源、交通、奢侈品、娛樂和旅游等領域提供了機會。第三,中國與歐洲的關系不像中美關系那樣競爭激烈,后者為爭奪大國優勢而斗爭。第四,盡管這些對外直接投資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些單個的商業決策,但它們也源自中國政府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對外配置資本的政治決策。在非洲或亞洲,對外直接投資政策是為了尋求自然資源;在歐洲國家,重點是獲得品牌和技術,在國有開發銀行、商業銀行和主權基金幫助下通過國有企業擴大中國的足跡。
中國交易的增長也與中國和單個歐洲國家的雙邊關系有關。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接收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葡萄牙)都與中國締結了自己的一套關系。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1”機制下,這16個國家每年與中國舉行會晤。歐洲國家爭奪中國消費市場份額,如今它們又在競爭中國資本份額。在美國,由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審查特定領域和交易中的國家安全問題,而歐洲國家沒有此類機制。
中國對歐投資并非沒有問題。第一,對中國投資者來說,人力資源是個復雜的問題,就像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企業一樣,他們發現難以向歐洲管理者轉交權力。在許多情況下,歐洲雇主扮演著“表面”角色(盡管也有出現歐洲高層管理者的罕見例子,例如聯想集團)。第二,創造有限的就業崗位:由于缺少透明度,很難確定中國企業實際上雇傭了多少歐洲人(估計大約四萬人)。第三,許多中國在歐洲的投資是國家驅動的,這些企業與銀行關系良好,可以輕松獲得低息貸款投資海外,實現其收入多樣化。在歐洲,政府和民間關于歡迎中國投資的長期利益存在爭議。中國形象并非總是正面的,這一點起不到幫助作用:例如,中國對外投資的兩大接收國德國和意大利仍對中國持負面看法,德國只有34%的人對中國持正面看法。最后,歐洲對中國許多領域缺乏互惠多有抱怨,例如金融、電信、媒體、后勤和醫療保健領域。
歐盟希望雙邊投資條約(如果在今年或明年簽署)的進展可以改善局面。但中國增長模式的改變會導致資本持續外流,那可能會造成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最大的凈債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