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在中國大型企業之中,轉向智能手機業務的戰略正日趨鮮明。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6月10日報道,中國最大空調制造商珠海格力電器、大型建筑機械企業三一重工相繼決定涉足智能手機業務,同時圍繞智能手機的業務合作也趨于活躍。各企業希望通過涉足準入門檻有所降低的智能手機業務,在經濟減速局面下尋找新的商機。
珠海格力電器將在年內推出配備“安卓”操作系統(OS)的自主品牌智能手機。將使用借主力業務空調贏得知名度的“GREE”品牌。此外,在銷售渠道方面,也將利用經銷自身空調的專賣店銷售智能手機。
三一重工計劃發揮大型建筑機械企業的優勢,通過建筑機械的銷售渠道等,在年內開始銷售在土木工程現場和建筑現場等也能使用的耐用性高的智能手機。
在中國,不僅是越來越多其他行業企業紛紛涉足智能手機市場,在出現增長乏力的家電行業內部,也出現了可以稱得上“依賴智能手機”的業務轉型的趨勢。
海爾集團正討論在日本市場投放智能手機產品。而此前以電視業務等為主業的TCL集團今后也將進一步拓展智能手機業務。具體來說,計劃今后在印度和巴西新建智能手機工廠,以加強在新興市場國家銷售智能手機。TCL集團的計劃是到2015年使智能手機銷售額比2014年增加30%,第一次超過作為主營業務的電視業務。
另外,美的于2014年底與小米展開了資本業務合作。從小米獲得約240億日元出資。目前,兩家公司已開始攜手開發融合智能手機和家電技術的產品。
互聯網企業騰訊控股也正在從以往的個人電腦游戲服務轉向大力拓展智能手機游戲。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受經由智能手機進行網購的用戶增加的推動,向新興智能手機企業珠海市魅族科技出資約700億日元,希望以此獲得智能手機技術。
各企業瞄準的方面不盡相同,有的看重的是智能手機硬件銷售本身,也的則希望通過智能手機帶動軟件服務。不過,各企業在轉向智能手機業務這一戰略上卻采取了一致的動作,這種趨勢今后或變得更為活躍。
中國大型廠商之所以相繼向智能手機業務轉移,是因為很多企業感覺到在主力業務上越來越陷入窘境。銷售勢頭低迷的白色家電和液晶電視機等就是典型例子。各大廠商似乎認為通過涉足成為巨大市場的智能手機業務將有望找到商機。不過,智能手機行業已呈現出過度競爭的局面,向智能手機轉移的戰略將多大程度帶來收益充滿了不確定性。
具體來看,各家電企業作為主力業務的液晶電視機方面,中國2014年的供貨量比2013年減少了3%,減至5315萬臺。自液晶電視機開始普及的2004年以來供貨量首次低于上年。
三一重工的主力業務建筑機械也面臨著嚴峻的局面。2014年挖掘機的銷量同比大幅減少了19%。
可以說,各企業是為了取代上述現有業務,或者說是彌補現有業務的低迷而選擇了智能手機。
但是,和過去相比,智能手機日趨大眾化,生產也多是依靠代工服務(EMS),委托外部廠商,進入門檻變得非常低。
據稱中國已經有500家智能手機廠商,智能手機市場處于供給過剩的狀態。此外智能手機市場2015年1~3月的供貨量已轉為同比減少4%。
雖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不過目前的相關市場環境并不樂觀。在經濟減速的背景下,各公司將如何描繪通過智能手機業務盈利的藍圖將受到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