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熱線:0551-69106578 業務咨詢:0551-69106578 郵箱:2268263116@qq.com
Copyright (c)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2
中國鋼鐵業粗放型發展、求量不求質、打價格戰的現象由來已久。
早在2000年,國家經貿委要求使用落后工藝與生產設備的小鋼廠依法關停。彼時,鋼鐵產能、結構亟待優化已初現端倪。其后,鋼鐵產業也歷經數輪產能調控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
在始于2006~2007年的一輪淘汰落后產能中,發改委要求各地按期完成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產能和20噸及以下轉爐、電爐產能。但截至2008年年底,被列入“十一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名單的13個產業中,電解鋁、造紙等行業基本完成目標,而鋼鐵產業(包括煉鐵、煉鋼產能)卻愈減愈多。
各地淘汰落后產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幾點:國營鋼企通常對地方稅收貢獻大、提供就業機會多等,地方直接關停其的積極性不高。而部分民營鋼企因效率相對較高,噸鋼成本較低,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這部分產能也很難去掉。
歷次調控聚焦產能總量控制,在嚴格項目審批手續著手控制新上項目;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大量企業為了進入看似贏利美好的鋼鐵行業,很多項目并沒有經過審批便上馬投產。
歷次調控中以高爐、轉爐等關鍵生產設備的規模大小為標準來劃分鼓勵、限制、淘汰類產能。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為避免被淘汰,對現有生產設備進行擴容改造、拆小上大,如將原屬淘汰范疇的高爐改擴建成300立方米以上的。產能自然而然不斷得到擴大。
B兼并重組效果未顯
通過市場競爭自然淘汰、關停落后產能以達到去產能目的的效果也不理想,而由地方主導的兼并重組很難取得實質性進展。
21世紀以來國內鋼鐵產業的兼并重組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2000~2005年,此階段制造業、基建、房地產等下游用鋼需求快速增長,鋼鐵產能過剩不突出;相反,黑色金屬冶煉固定資產投資旺盛,包括中小規模企業在內的鋼企數量迅速增長,產業集中度不斷下降。
第二個階段始自2005年,《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出臺,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大型企業集團進行跨地區的聯合重組。自此,鋼鐵產業兼并重組進程加速。
盡管2005年以來兼并重組進程加快、數量增多,但相當部分重組并未達到1 1>2的效果;部分重組完成后,經營效率出現了下滑,甚至出現了虧損國營企業主導重組贏利民營企業的例子。2005年后,鋼鐵產業集中度有所上升,但上升較為緩慢。
C弱肉強食才有出路
面對鋼鐵產業的嚴重產能過剩,國家也在積極尋找出路。《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鋼鐵產業應按地區有加有減、改變南多北少的現狀,實現優化產能分布。
例如,中部地區,包括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省份,在不增加鋼鐵產能總量條件下,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西部部分市場相對獨立且有條件地區,可適度發展鋼鐵工業、承接產業轉移。
與此同時,我們亦可借鑒日本的經驗。日本粗鋼產量的變化與日本戰后經濟增長模式相一致。二戰后的日本鋼鐵需求巨大,粗鋼產能亦迎合需求快速增長。
但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投資驅動經濟增長的邊際效應遞減,經濟增速出現平臺式下移,隨之而來的便是鋼鐵需求的降低,企業贏利、產能利用率、鋼鐵企業數量、從業人數自然也相應回落。
面對遇到的鋼鐵產業產能過剩、需求不足,日本鋼鐵產業以高附加值的新技術新產品為導向,占據國際分工制高點,同時通過多項舉措削減成本。
除了由粗放型增長向以高附加值新技術、新產品為核心的集約型增長轉換外,日本鋼鐵產業還經歷了數次兼并重組浪潮,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在國內鋼鐵產業直面“寒冬”的現今,日本鋼鐵產業的發展歷程借鑒意義巨大。
惟有擺脫過去單純依靠價格戰、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粗放型競爭,著眼于產業升級,惟有依靠順暢的市場機制實現優勝劣汰、秉承弱肉強食的原則進行兼并重組,國鋼鐵產業才能迎來春天的篇章。
客服熱線:0551-69106578 業務咨詢:0551-69106578 郵箱:2268263116@qq.com
Copyright (c) 2012 機電產品交易網 . 版權所有 皖ICP備12004440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