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研磨體平面以上的凈空高度
鋼球的磨損量與其表面積成正比。這就是人們稱作“表面積假說法”。根據研磨體的消耗和磨機產量,算出磨機運轉一定周期以后的研磨體磨損率。一般規定研磨體消耗量達到總裝載量的5~8%時,就應進行補球。要做一系列統計工作。在每次更換研磨體時,就必須把各倉的裝球量及后來每次補球或段量分別記錄下來,這樣就可知道某生產周期內各倉研磨體的總量。
將某一次裝載量加上某一生產周期內研磨體的總補充量,減去補球時從磨內倒出的剩余研磨體的重量,便得到這一周期內某一倉研磨體的總消耗量。在計算單位產品研磨體的消耗量時,應把球段分開。可以使用重錘破進行作業。補球時,根據過去某一階段生產的產品數量,乘上單位產品的研磨體消耗量,就得到應補充的研磨體量。
這種方法應用比較廣泛,也比較適用。我國許多水泥廠都是利用這種方法補球,實踐證明完全可以滿足要求。在磨內裝入研磨體后,檢驗它的填充率是否與配球方案相符合。或者反過來,在磨機操作過程中,因研磨體磨損需要補充時,可用測量研磨體平面以上的凈空高度來換算填充率的簡便方法。在磨機裝入合適研磨體并經驗證足合理的情況下,記錄磨機正常運轉時主電動機功率表電流的讀數值作為標準讀數。當磨機運轉一定時間后,電流表讀數下降,磨音變化、小時產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