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系統自動化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現代制造技術的發展方向大體上可從幾個方面來論述。
(1)制造系統的自動化:機械制造過程是一種離散的生產過程,與連續的生產過程相比,實現自動化更為困難。機械制造自動化的發展經歷了單機自動化、剛性自動線、數控機床和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統(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 FMS)和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等幾個階段,并向柔性化、銅精礦烘干機集成化、智能化進一步發展。自動化的目的不僅是提高生產效率和改善勞動條件,而且往往是保證產品質量的必要措施。
(2)精密工程:它包括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術、微細加工和超微細加工技術、微型機械和納米(10 -9 m)技術等方面0 20世紀初由于發明了能測量O.O01rnm的千分表和光學比較儀等,加工精度逐漸向微米級過渡,當時將達到微米級的加工稱為精密加工‘(精密加工指加工精度為1—O.1um,表面粗糙度為R。O.1—O.01um的技術),本世紀50年代末以來,由于生產航天飛機、大規模集成電路、高密度硬磁盤、激光器等的需要,出現了各種微細加工工藝(微小尺寸零件亞微米級加工精度的加工技術),使機械加工精度提高1—2個數量級,提高到目前的納米(nm)級(1nmi=10 - r-ri),從而進入了超精密加工的時代,各個年代達到的加工精瘦的大致水平和相應機床、測量儀器的情況見圖1—190所謂超精密加工是指加工精度達到O.01um,磨機參數表面粗糙度R。值達到O.OOlum的加工技術,這些超精密加工往往反映在某些精密裝置與儀器零部件制造上,如高精度的圓柱氣浮軸承\激光反射鏡、電液伺服閥、零零級塊規、超高精度的母機床等的制造上。從機械加工的內容來看,大體上是加工精度為0 .lpm以下的球體或圓柱面圓度加工,0. 1um以下的平面與鏡面多邊體加工,±0,1角秒的圓分度機構加工,精密導軌與精密絲桿加工,精密齒輪制造等等。